上周培育钻石概念还在继续升温,小能又翻阅了许多当前市场对培育钻石的评价和分析,其中有分析报告总结了驱动培育钻石发展的一些因素。小能重新梳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天然钻石产量减少 培育钻石来补位天然钻石产 ...
上周培育钻石概念还在继续升温,小能又翻阅了许多当前市场对培育钻石的评价和分析,其中有分析报告总结了驱动培育钻石发展的一些因素。小能重新梳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天然钻石产量减少 培育钻石来补位 天然钻石产量下降,但是钻石消费需求却仍然很旺盛,这就出现了一个属于培育钻石的发展空间,给了培育钻石一个补位的机会。 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2017-2020年,天然钻石产量已经由1.52亿克拉下降到1.11亿克拉。根据De Beers官网,一些大型天然钻石矿山因达到使用寿命而关闭;根据贝恩报告的数据,乐观估计天然钻石未来10年产量复合增速为1%到2%;保守估计天然钻石未来10年产量复合下滑1%到2%。 审美多元化的未来 钻石品类仍有增长空间 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根据De Beers官网,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钻石珠宝市场,珠宝首饰主要包括黄金、钻石、宝石、铂金等。据统计,2016年我国黄金类、钻石类产品销售收入占珠宝首饰的比例分别为58%、15%,同期全球珠宝市场比例分别为42%、47%。因此中国钻石消费占比较低,审美多元化和消费低龄化有望带动钻石比例提升,同时会激发培育钻石的潜力。 市场追求环保可持续 培育钻石环境、道德负担更小 环保方面:天然钻石的开采往往会对自然环境和地质有破坏,根据Frost &Sullivan,天然钻石开采的碳排放量为每克拉57000克,并且毁坏多达1750吨无法修复、且长期不能耕种的土壤,而培育钻石每克拉仅释放0.028克,对土壤是0破坏。 来源:Frost&Sullivan 符合道德:《血钻》讲述非洲冲突地区猖獗的奴役和非法钻石贸易,此外还可能涉及矿工童工化问题;曾经有消息称,流通的天然钻石中,约1/4被高价变卖用于资助非法武装冲突和战争,一些地区甚至出现钻石直接换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非法交易。 在这些方面,培育钻石的负担更小,更符合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千禧一代+Z世代 消费主力军低龄化 根据De Beers《钻石行业洞察报告》,千禧一代(80后、90后)和Z世代(95后)占全球总人口29%,但贡献了全球2/3的钻石销量,国内钻石消费市场中该比例可以提高到80%。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钻石价值认知和购买偏好形成,千禧一代+Z世代逐步成长为钻石消费主力,他们对钻石饰品的日常化需求、悦己需求等更能代表钻石珠宝消费的趋势,催生珠宝首饰市场蓬勃发展。面对这些需求,培育钻石的竞争力或许更强一些。 非婚场景消费频率提升 消费者需求旺盛 来源:De Beers De Beers“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广告,将钻石与婚恋市场绑定,通过营销赋予钻石重要意义以提升附加值。De Beers报告显示,当前的钻石消费动机大概由以下几个构成:28%结婚+30%求婚+27%慰藉自己+16%普通礼物,也就是说有58%的钻石消费是用于婚恋场景的,超过40%用于日常消费场景。随着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钻石在非婚场景的消费频次将有所提升,钻石的新赛道也将就此开启。 培育钻石利润率高 商人都是逐利的 来源:互能商业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