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行业资讯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行业资讯

无论天然还是培育,为啥小碎钻都变得这么抢手了?

2022-2-8 00:00 收藏 邀请

“在疫情爆发之前,业内曾有一部分人认为,随着培育钻石产量的提升,天然钻石将会逐渐集中在大颗粒、高价值的细分市场,而将小颗粒、低价值的市场拱手相让。”这是Rob Bates近期一篇文章的开头。“疫情爆发之前”, ...

在疫情爆发之前,业内曾有一部分人认为,随着培育钻石产量的提升,天然钻石将会逐渐集中在大颗粒、高价值的细分市场,而将小颗粒、低价值的市场拱手相让。”

这是Rob Bates近期一篇文章的开头。

“疫情爆发之前”,说的就是2019年了。当时全球钻石行业还没有从供大于求的状态中调整过来,市面上小颗粒钻石的货量充足(甚至过足),并且批发利润比较低。所以随着培育钻石在消费市场的崛起,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但是从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原本不起眼的小碎钻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幅度涨价,上游两大巨头(戴比尔斯埃罗莎)相当默契地先后调高了小颗粒毛坯的价格,下游的成品钻报价表也随之作出了更新。1月21号,彭博社的托马斯默默地敲出了一行字:“市场正在抢购廉价的小钻石”。

▲ 截图自彭博社官网


旺盛的下游需求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中美两大市场(尤其是美国)带动了钻石价格上升。不过在Bates的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两个相关联的问题:


1)为什么天然的小钻石涨价这么快?

2)为什么人工培育的小钻石会停止降价?


01


他是这么解答第一个问题的:

(除了消费市场的因素之外)从供应的角度来看,阿盖尔矿(Argyle)的关闭是导致小颗粒天然钻石变得稀缺的重要原因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我们之前说过,阿盖尔矿虽然以粉钻闻名世界,但在其巨大的产量中,95%左右都是品质较低的白钻,其中大部分是细碎的小颗粒。对全球钻石供应链而言,2020年末关闭阿盖尔带来的最大威胁是“造成减量”,因为供应量的锐减会导致供求平衡的动摇。

粉钻的稀有性,有没有阿盖尔其实都差不多;但如果全球供应链上的钻石总量突然下降20%,那就是一件足以让很多人吃不上饭的大事。毕竟粉钻不是人人都会买,但碎钻却能时时刻刻地大量流通到世界各地……

简而言之,从力拓宣布阿盖尔矿关闭的那一刻起,全球供应链上的廉价碎钻已经开始有了缺货的“基础”。加上疫情之后各国消费市场一顿操作猛如虎,碎钻涨价就成了“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结局。


02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有一部分培育钻石(即小颗粒)的价格开始趋于稳定。“——Paul Zimnisky

那人工培育的小颗粒钻石是怎么回事呢?针对这个问题,Bates有以下三个观点:


一、生产企业更爱大颗粒

大颗粒钻石的培育技术发展比预想的快很多,并且几乎所有生产企业都更喜欢制造和宣传那些利润更高的大颗粒、高品质产品。结果就是,这一块细分市场的供应开始迅速堆积,价格自然也会受到打压。

注意,Bates在这里并没有提什么“供大于求”。

二、小颗粒供应量的下调

经过前几年的不断降价,生产企业意识到这一块的利润在下降的事实,所以小颗粒的产量也随之下调了。”

Bates的说法是不是符合事实,业内朋友可以自己判断。

他在文章中还引用了某位匿名的业内人士批评中国HPHT生产企业的话,但我不打算公开转述和解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毕竟大伙儿都明白,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出现几个所谓的“西方业内人士”针对中国指指点点,这种破事儿看看就算了,没必要宣传。讲真,你这业内人士要真牛逼就别匿名。

三、需求依旧旺盛

与此同时,考虑到珠宝和工业两大领域的发展,市场对小颗粒培育钻的整体需求还是旺盛的(无论HPHT还是CVD),并且还在增长之中。这一点毋庸置疑。


以上三点促成了市面上的小颗粒培育钻石变得抢手。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这部分钻石的整体价格也从之前的不断下降趋向稳定。


03


回到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在小颗粒细分市场,天然钻石会不会对培育钻石拱手相让?

Bates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显然目前这个阶段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他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个钻石批发商说的话,听上去很有意思:

当我们向腕表品牌供货的时候,用来证明“这些碎钻是天然钻石”所花的钱,抵得上我们在批发中得到的所有利润。当然了,最终我们还是别无选择地去检测每一粒小石头,因为品牌方需要很严谨地知道自己到底买了什么材料——尽管不是所有客户都要求这么做

这段话说得很“聪明”,毕竟透明性是整个行业所追求的东西,不然老是捂着闷着的结果大概率就是爆雷。但末尾那句“不是所有客户都要求”让人不由得遐想连连。

Bates在文章中隐晦地指出,事实上在使用大量碎钻进行镶嵌的成品厂家中,依旧“看上去很像是”存在着混用的现象。有的会混入一些培育钻,有的会混入一些天然钻。当然,一些品牌公司会尽量对此事保持沉默。

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大数据可以对此证实或者证伪,我们得到的都是“业内说”、“公司声明”之类的信息。这些信息既不透明,又无法溯源,它们只是推测和猜想。

Bates有些无奈地说:一方面,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切实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消费者可能也不在乎一堆碎钻中会出现几颗“不一样的”东西。尽管如此,这种做法还是违反了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指引精神,所以它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预设条件”。

至于解决方案,Bates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倒是有一个“没有公司愿意接受的做法”:不如在针对碎钻的时候,干脆就写上“diamonds”,然后加一个星号,标明“可能是天然钻石或者培育钻石”。这种做法相当“不优雅”,也无法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同,但是它也许更加诚实、也更节约金钱和时间吧。

有点儿无奈。




本文作者:老朱 转载自:钻石观察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培育钻石网-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粉丝6 阅读18983 回复0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