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有耐心的不妨看完。第一部分:“外面”的观点Rapaport二月刊发表了GSI(Gemolog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对于2021年全球培育钻石行业发展的看法,其中提到了三个趋势。我们大概解读一下:一、 ...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有耐心的不妨看完。 第一部分:“外面”的观点 Rapaport二月刊发表了GSI(Gemolog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对于2021年全球培育钻石行业发展的看法,其中提到了三个趋势。我们大概解读一下: 一、两类钻石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2021年,大部分的检测机构都在自己的钻石报告中明确区分了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GSI认为,这是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下游市场对透明性要求不断提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2022年之后这种趋势无疑会继续保持。 二、双向“混搭” 如果说之前有人将一些培育钻石混入天然钻石销售,那么2021年的状况是:有人将天然钻石混入培育钻石销售给终端。GSI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一大原因是,同时切磨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加工厂数量增加了,因此虽然大家都在努力做好区分工作,但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搭”。 今后,随着培育钻石行业的扩张和发展,业内还是需要针对此类现象进行更加严密的管理。 三、印度小颗粒培育钻石的“去中国化” GSI认为,之前的小颗粒培育钻石基本都由HPHT包揽,但2021年出现了向CVD转变的状况。Debbie Azar(GSI负责人)甚至用了“tremendous shift”(巨大的转变)这个词。(注:到底有多“tremendous”,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切实的数据来佐证,原文中也没有提供) “我们将这种转变归因于从技术到地缘政治的各种因素。”(原文:We attribute this shift to factors ranging from technological to geopolitical. ) 另外,GSI还认为:“从经济和物流的角度看,印度切磨小颗粒CVD,而不是从中国进口HPHT,是可以理解的倾向。我们判断2022年印度会继续发展CVD的生产规模,并精简自己的供应链。” 第二部分:“里面”的观点 关于印度的事情,我和几个小伙伴聊了一下,大概意见是这样的: 一、印度发展中低端CVD生产是事实 政治方面的因素就不说了,太敏感。单从经济和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现在培育钻石/金刚石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利润率也很不错,所以对于已经在中游(加工)占据绝对优势的印度而言,向上游(生产)扩张是符合逻辑的一步棋。 之前的文章里有提过关于“20000台CVD机器”的传言,有部分小伙伴认为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观点。我只能说,有些问题,与其避而不谈,不如坦然面对并想好对策。 二、印度发展CVD不会一蹴而就 印度的优势在于三点:1)产业链上的位置;2)规模化效应;3)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但CVD生产的扩张是有其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的,加上对于规模化和市场份额的强烈诉求,这促使印度在发展CVD生产时将偏向中低端产品。上面说的“20000台机器”也仅仅是一个传言,或者可以当作印度的一个目标,但目前业内估测也就3000台左右。 所以,即使从政治、经济、产业链角度都可以判断印度发展CVD生产是势在必行的动作,这也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形成的格局。 另外,HPHT在小颗粒钻石领域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并且供需缺口还是很大,所以印度想从CVD入手来挤掉HPHT小钻石的份额,这事儿其实并不容易。 三、国内需要发展加工业 最近有幸和几位在国内从事钻石加工的前辈聊了聊,获益良多,在此郑重谢过。国内的钻石加工业分布零散、产能受限,背后的原因基本就是“经济账”。说白了,工厂算了算账发现亏钱或者入不敷出,那就不做了。不过去年培育钻石倒是救活了一些原本濒临倒闭的厂子,这还是挺鼓舞人心的。 但是在国内发展自动切磨还是可期的,这对于中国加强自己在钻石产业链上的重要性、锁定供应链利润都是利大于弊。也许从人力成本上看我们的优势不如印度,但假如真的能发展出规模化的自动切磨产业,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和比利时、以色列、美国竞争,切下一块利润不错的蛋糕。 无论对培育钻石还是对天然钻石而言,这都将是一个质的转变。 今后我会找机会再多说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希望业内从事切磨工作的前辈可以给予指导。 来源:钻石观察微信公众号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