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钻石·珠宝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钻石·珠宝

合成钻石(培育钻石)的商业化步伐

2022-4-25 23:11 收藏 邀请

合成钻石(商贸名称:培育钻石)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颗HPHT钻石是由瑞典的ASEA公司在1953年合成的;第一颗CVD钻石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科学家威廉·艾弗索在1952年合成的。这两种工艺如下:一种方法被称为HPHT ...

合成钻石(商贸名称:培育钻石)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颗HPHT钻石是由瑞典的ASEA公司在1953年合成的;第一颗CVD钻石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科学家威廉·艾弗索在1952年合成的。


这两种工艺如下:一种方法被称为HPHT合成法,即在高压和高温(HPHT)条件下(1,300-1,800°C),在一个特殊的HPHT压力机中从石墨中"生长"出钻石;而CVD合成法是在真空和相对较低的温度(700-1,000°C)下从气相--通常是甲烷中"生长"出钻石。


考虑到这两种工艺都很成熟,是什么让合成钻石的存在在最近几年才成为珠宝和宝石行业的问题?是由于对这种合成物的曲解吗?为什么合成钻石要到2015年才获得一定的关注和认可呢?


▲ 三台改进的中国六面顶压机用于生产人造金刚石


宝石品质的合成钻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有,然而到80年代末才开始商业化。


黄色和蓝色HPHT钻石的价格远远低于同等颜色的天然钻石(未经处理),而接近无色到无色的合成钻石则比天然钻石更昂贵。价格上的差异是因为无色合成钻石的生产很困难,大多数材料都会变成黄色,并包含在内。


直到2003年,所有宝石级的合成钻石都是通过HPHT工艺生产的,之后,美国Apollo Diamonds宣布通过CVD工艺成功生长出宝石级单晶。


这一工艺可以直接生产出无色的钻石,在当时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2003年是合成钻石崛起的开端。即便如此,九年过后CVD合成钻石才真正开始商业化


2010年,Gemesis-一家在此之前一直生产彩色HPHT钻石并将其商业化的公司--开始大规模地生产CVD钻石。因此,从2012年开始,CVD钻石才真正通过Gemesis公司实现商业化,并通过其他公司,如Scio(已收购Apollo Diamonds)、Orion和Soni,实现小规模的商业化。然而,与天然钻石相比,总体产量仍然相形见绌。


 两种典型的彩色HPHT合成钻石,因为它们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实现商业化。左边是高温退火的黄色合成钻石,右边是生长完成的IIb型蓝色合成钻石。图片来源:Dr. Thomas Hainschwang

与此同时,HPHT工艺仍然无法生产出价格低于天然钻石的无色钻石;除了大部分在乌克兰生产的实验性钻石,只有一家公司-AOTC-试图将无色HPHT合成钻石商业化。


由于彩色钻石的市场份额与无色(白色)钻石的市场份额相比微不足道,即便有技术成熟的彩色合成钻石,如黄色和蓝色,且价格远低于天然钻石,也无法开发重要的市场份额。


以当时情况来看,想要推动合成钻石商业化进程,关键在于解决HPHT合成白钻的技术。


于是在2013年和2014年,俄罗斯New Diamond Technology公司首次生产出大型、完美无色和无暇的HPHT合成钻石。


New Diamond Technology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技术的改进,重要的是采用了中国设计的六面顶压机。在这之后,合成钻石开始成为天然钻石市场的一个真正的、可见的问题。


今天,有许多合成钻石制造商以全球宝石市场为目标,生产大量的CVD和HPHT钻石,价格明显低于同类天然钻石。大多数生产设备都在中国和印度。


 一颗25克拉的蓝色HPHT钻石,由Andrei Katrusha于2015/16年在New Diamond Technology合成。图片来源:Dr. Thomas Hainschwang


随着合成钻石的商业化发展,流通中难免出现与天然钻石混淆的情况。较大的单颗钻石由于易识别且普遍经过鉴定,对于天然钻石市场还不成问题。但合成的melee钻石(0.2克拉以下)的污染在2015年成为一个主要且公认的问题,彩色melee钻石问题更甚。


自2010年以来,作者测试的几乎所有包裹中的黄色melee钻石都含有HPHT合成钻石。此外,自2019年以来,大多数棕色melee钻的包裹含有CVD合成钻石,自2020年以来,灰色和胡椒钻石往往含有HPHT和CVD钻石。


有趣的是,许多彩色melee钻的经销商,甚至一些使用大量彩色melee钻石的非常著名的珠宝商都无视这些事实,声称 "他们了解他们的供应商"。


然而这种说法是有风险的,因为在目前的市场上,除非100%的宝石都经过权威的鉴定机构认证,否则目前市场上几乎不存在有保证的干净的彩色melee钻包裹。



作者介绍


托马斯·海因施旺(Thomas Hainschwang)博士是列支敦士登GGTL实验室主管兼联合创始人,拥有25年的实验室和研究经验,为宝石学研究贡献包括100多篇有关宝石学和分析仪器各个方面的文章。


文章原作者:Dr. Thomas Hainschwang

本文由 Diamondcn 编译自:Jeweller Magazine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14696 回复0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