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毛坯钻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之下一时之间无法正常进入国际供应链,由此导致了天然钻石毛坯的严重缺货。其中小颗粒的缺货现象尤为严重,因为俄罗斯钻石的小颗粒占比相对较高,其小颗粒(钻石) ...
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毛坯钻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之下一时之间无法正常进入国际供应链,由此导致了天然钻石毛坯的严重缺货。其中小颗粒的缺货现象尤为严重,因为俄罗斯钻石的小颗粒占比相对较高,其小颗粒(钻石)产量占全球相应板块的50%左右。 于是有业内人将“补缺”的希望寄托于培育钻石产品,希望以此缓解供应短缺带来的不平衡状态。这个想法在不久前举行的JCK展会的某个论坛上也被提及。然而根据JCK昨天(6月23日)发布的文章观点,培育钻石很难完成这项“使命”。(注:原文用的是“can't”,即“不能”,但考虑到原文侧重点在CVD法培育钻石的生产情况,因此本文使用“很难”进行表达) 无法补缺的主要原因是,对于CVD(即化学气相沉积法)而言,生产大颗粒钻石的经济性远高于生产小颗粒。文章采用了一组数据做对比: 如果生长3mm(高度)的钻石毛坯,那么可以得到一些半克拉左右的圆形成品钻。 如果毛坯高度达到6mm,那么可以切磨得到一颗4克拉的成品钻。 但是从两者的成本考虑,生产4克拉钻石的(每克拉)成本低于生产那些半克拉的钻石。 ——IGI高级教育总监 John Pollard 这组数据对比略显笼统,其中没有讲明类如生长时间、良品率等问题,因此客观与否,还请诸位业内伙伴自行考虑。本文只是转述一种观点供参考。 除此之外,VDB(Virtual Diamond Boutique,培育钻石线上销售平台)联合创始人 Tanya Nisguretsky 还认为,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也是导致工厂不愿意生产小颗粒培育钻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你可以安排几百个人一起拿着显微镜操作那些小毛坯,这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但现在显然行不通了。” MVI 首席执行官 Marty Hurwitz 更是认为:“你很难在市场上随时找到培育钻石的厘石(货源)了。” “在这种情形下,对于那些之前习惯在高奢珠宝中大量使用小颗碎钻的工厂和品牌而言,或许得学会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开始采用0.25克拉左右的成品钻进行搭配。” 另外,JCK的会议还针对培育钻石价格的问题进行了尖锐的讨论。Nisguretsky 觉得,目前培育钻石业内将价格锚定 Rapaport 天然钻石价格表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Nisguretsky 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之前一颗培育钻的价格是 Rap 同等级标价的两折(即 -80%),过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一七折(即 -83%),大家都觉得价格降了。其实是 Rap 标价涨了的缘故,而这颗培育钻的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种情况容易让运营者(尤其是零售端)产生一些混乱。“我觉得应该就以克拉重量为基础进行报价,而不是以 Rapaport 价格表为基准。” 关于这个问题,Hurwitz 的看法是:我认为主流工厂都会乐于脱离 Rap,他们迟早会这么做的。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转载自:钻石观察微信公众号 |
2025-02-28
2025-02-28
2024-12-23
2024-11-20
2024-11-1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