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GSI公开了一张很专业的照片(如上图)。照片里的钻石是由其孟买分部发现的,这颗钻石在显微镜下出现了一道类似“针眼”的包裹物,有点像用激光钻出的小孔。经过进一步检测,这其实不是一个小孔,而是工人 ...
上个月底,GSI公开了一张很专业的照片(如上图)。照片里的钻石是由其孟买分部发现的,这颗钻石在显微镜下出现了一道类似“针眼”的包裹物,有点像用激光钻出的小孔。经过进一步检测,这其实不是一个小孔,而是工人用酸液处理掉钻石里面的污垢之后留下的痕迹。 并且,这不是天然钻石,而是一颗培育钻石。 有意思的在后面:GSI在文章中立刻抛出了两个观点:
GMA是谁??? - GMA,全称“Good Morning America”(早安美国),由**开设的晨间新闻节目,始于1975年。 - 现在GMA的当红主持人之一,就是身材高大幽默活泼的 Michael Strahan。 这位大哥在2月14日当天播出了一档节目(文末可以点击观看),请来了一个钻石专家,然后当众分辨两粒钻石的“天然”和“人造”。结果当然是Strahan选错了然后大吃一惊伴随夸张的面部表情,接着专家一通讲解,其中就有“包裹物的存在与否可以分辨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这一“知识点”。 没过几天就有了本文开头的GSI那档子事儿。 还有一个新的消息,是Rapaport传出来的:GSI刚刚投放了一套新版本的培育钻石分级报告。和之前的老版本不同,这套新报告会清晰地说明一颗“人造”钻石是否在成形之后还经过进一步的“后期处理”。里面有两个词语很有意思: - as grown:通俗地理解就是“培育成啥样就是啥样”,即没有经过更多的后期处理; - post-growth treatment:就是“培育完成后的处理”的意思了。 这个是老版本的,作为参考 培育钻石在美国还是很受欢迎的,除了价格便宜之外,更重要的是其适用范围很广。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美国民众对于培育钻石的认知其实也是比较浅薄的,虽然高喊着“支持”但内心依旧比较茫然。不过,美国媒体对培育钻石的报道频率很高,各个独立研究机构的质疑甚至是反对声音也没断过。总之显现的是几派人在不断地“互殴”。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真知往往会在冲突中破壳而出。 这比“一边倒”的正规宣传“更天然”。
GSI:Gemolog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曾有中文翻译为“美国国际宝石研究院”,是美国著名的独立珠宝质检研究机构,在美国、印度、比利时、以色列等地开设了8个办事处。 |
2025-06-03
2025-06-03
2025-05-24
2025-05-19
2025-05-1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