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人物·观点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人物·观点

钻石观察:消费意识的多元化发展,是培育钻石被下游市场接受的原因

2023-2-28 08:25 收藏 邀请

即使是在FTC已经承认培育钻石是真钻石、全球钻石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依旧存在不少关于“真假性”的讨论。无论是“价值差异”,还是“通过专业仪器可以分辨两者”的论点,都在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人们:天然钻 ...

即使是在FTC已经承认培育钻石是真钻石、全球钻石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依旧存在不少关于“真假性”的讨论。无论是“价值差异”,还是“通过专业仪器可以分辨两者”的论点,都在 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人们: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是有区别的。

一开始营造这种“区别”概念的,大部分都是天然钻石传统价值链上的参与者。渐渐的,从上游的矿业公司,到下游的零售集团,几乎都不愿意看到两类钻石被混为一谈,甚至有传统珠宝商不愿意看到它们同时出现在店铺内,以免引起消费者的思维混乱,从而影响其“传统生意”带来的利益。

那么问题在于,即使争论从未停止过,为什么下游零售市场还是能接受培育钻石?

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珠宝品牌Merit Diamond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 Lab Grown vs. Earth-Mined – What’s the Real Deal? 的文章,里面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念: 今天的消费文化,其实是一种“秀”的文化。对于现代的大众消费者而言,(钻石)珠宝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在于“是否有助于展示自己”,或者说“能不能让自己秀一下”。

在没有培育钻石的日子里,天然钻石因其稀有性和成功的营销而十分昂贵。那时的年轻人,即使想“秀”,也没这个资本。

但出现了培育钻石后,钻石变得更加亲民了,加上“秀”文化的不断兴起,年轻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资本“买个钻石秀一下“。

如果觉得“秀”不好听,那我们不妨换一个柔和且流行的词汇:

悦己。

如Merit的文章中所写,也许对于现代人而言,讲究“深度”这种东西变得有些奢侈了。相比之下,很多人满足于更为直接且浅表的“展示”,甚至是“一次性的展示”。无论是极为火热的短视频平台,还是社交媒体、广告,甚至一些品牌的宣传,都在助推这种“作秀”的社会心态。

这是坏事吗?从某个角度来看确实不怎么好。但与此同时,“秀”文化也有其可取的一面,比如让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明白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所以,年轻人是不会抛弃“秀”的。不但不会抛弃,甚至会 (在各种社会压力的作用下)继续将“秀”文化放大和扩散。

在这种社会心态的带动下,针对钻石的消费意识也正在发生 剧烈的演变。道理很简单:既然都是秀,为什么我要为那些昂贵的、营销沉淀深厚的天然钻石买单呢?

当然,即使在“秀”文化不断扩散的今天,始终会有人坚持和崇尚稀缺的价值。比如Merit 作为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珠宝品牌,对于“稀缺”、“经典”和“永恒”就是相当重视的。这代表了消费意识的多元化,也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状态。只不过,假如我们真的着眼于年轻人市场的话,就要仔细考虑:他们有多大的经济承受力?他们怎样理解“稀缺性”?他们想怎样“秀出自我”?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行业都在积极地考虑这些问题。只要做出正确的、符合趋势的决定,两者的未来其实都可能是美好的。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来源:钻石观察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培育钻石网-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粉丝6 阅读15205 回复0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