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珠宝展才落下帷幕,香港珠宝展又将启程。作为内地规模最大的珠宝展览之一,深圳珠宝展一直都是行业的晴雨表、风向标。这几年,随着部分零售品牌和头部生产企业的逐渐退出,对于这场立足于产业基地的展会,我们还 ...
深圳珠宝展才落下帷幕,香港珠宝展又将启程。 作为内地规模最大的珠宝展览之一,深圳珠宝展一直都是行业的晴雨表、风向标。这几年,随着部分零售品牌和头部生产企业的逐渐退出,对于这场立足于产业基地的展会,我们还能看到什么?这个行业的展览策展方、品牌商、珠宝企业、设计师和工坊,又将走向何方? NO.1 大牌出走,盛会变卖场? 这几年的展会,大品牌大企业参展越来越少。不少业者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参展、逛展体验。 “十几年前的珠宝展,各家高大上的精装展位,招商加盟的模式风起云涌;七八年前的珠宝展虽然鱼龙混杂,但也算是百花齐放。经过三年疫情,新颖的工艺没有,新奇的设计不多,突破性的模式也没有。以前还讲品牌,现在就只是迫切地想要卖货,都想活下去再说。” “个人感觉品牌化建设完全是倒退了。市场在卷,商家也在卷,‘卷’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许是利好,但对于创新型的小企业来说,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看的人多、询价寥寥、砍价疯狂,时刻在现场接‘大刀’。” “老水贝已经多年不去深圳展啦!” “去干什么?怎么询价?还是水贝那些人,报低了不好,报高了也不好。” “今年,水贝很多都在做零售了,所以很多零售客户不在展会现场下手,都直接跑去水贝买了。” 每个个体的想法不尽相同,但展会整体的面貌确实发生着一些变化。如何重拾活力或许是更该探讨的问题。 NO.2 崛起的培育钻石 本届珠宝展,在各个品类的细分赛道中,很多业者十分关注钻石行业的发展,培育钻石的新动向尤其引人注目。 由于市场萎缩、价格下降等原因,很多珠宝商都表示,在考虑如何清理天然钻石的库存。对于钻石的采购,则呈现更加谨慎的态度。 一面是天然钻石的唱衰,一面是培育钻石的高歌猛进。彩瓷钻石供应链(海南)有限公司董事张栋告诉记者,培育钻石成品钻的零售价已进入2000元时代。张栋认为,行业已经来到了快速发展,即将爆发的时间关口。他希望通过展会,让行业看到彩瓷的成品供应链。“今年上半年,培育钻石在B端和C端的接纳程度提速非常快。现在,我每天至少接待10波人,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加微信,或者到现场来洽谈。黄金进入克重时代之后,没有更好的可以支撑利润的产品去支撑整个行业的综合毛利率,而培育钻石物美价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业的毛利率。” 钻石观察自媒体负责人朱光宇也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虽然培育钻石的增量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不少业者对其反映,会比较担心培育钻石价值体系的稳定性,行业缺乏统一的影响力。 他还特别提到彩钻作为天然钻石当中的稀缺品类,前景应该是比较积极的。此外,异形钻的前景也是相对乐观的。更加明确的趋势,还是要等到香港珠宝展之后才好做判断。 NO.3 黄金热度持续高涨 虽然金价一路“狂飙”,但消费者对黄金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展会上,前来选购黄金首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一方面,投资理财已成为年轻群体购买黄金的主要原因,满足感和储蓄性消费让年轻人喜欢。另一方面,黄金首饰的工艺、款式、定价都进行了优化,低价轻奢、低克数黄金产品增多,黄金消费负担降低,更为适应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当前,以国潮、古法、文化IP(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文化黄金成为新风口,融合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的高颜值黄金饰品受到了消费者喜爱。 NO.4 产品走向两极 业内对于未来的情绪复杂,几家欢乐几家愁。“中产消失了”是这几天经常听到业者聊起的一句话,从珠宝展上的展品也可以印证一部分。 整个展览逛下来,中端的产品非常少,展品向两级分配。“几年前,七八千的货非常好卖,现在根本走不动。要么就是3000元以下的轻奢款或者几百元的引流款,要么就是往高端走的彩宝搞定,反而是贵货卖得非常好”,一位业者这么告诉记者。 除了一些轻奢款,记者还注意到,为产品本身买单的概念越来越盛行,许多设计师品牌和定制工坊进一步走向台前,尤其是高端的大克拉、高单价的定制产品,人气很旺。曾经一度不温不火的彩色宝石市场,悄然出现逆势上扬的现象。 2023年,社交媒体再度掀起具有明艳色彩的服饰搭配热潮,鲜艳、大胆的色彩和夸张的首饰被广泛运用。这一潮流的出现与年轻消费者悦己主义、颜值至上的消费观念再度重叠,从而激发了消费者购买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等产品的意愿。彩色宝石拥有高饱和度的色彩感染力和情感力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展现其个性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观。新消费需求“助燃”了彩色宝石市场的火热。 NO.5 珍珠行业走向何处? 珍珠品类近几年大热,网络博主推广、社交媒体“种草”,是本轮珍珠火热“出圈”的主要原因。从猎奇押宝式的开蚌取珠,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款式珍珠饰品,在社交媒体热捧下,珍珠正成为受年轻人欢迎的大热时尚单品。但是,日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却给这个欣欣向荣的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北京展和深圳展上,记者也采访了一些珍珠展位的商家。谈及这个话题,商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表明现在的珍珠肯定没问题,然后进一步表示好的珍珠越来越少,珍珠之后会越卖越贵,下手要趁早。还有专营海水珍珠的商家告诉记者,如果海水珍珠的出产受到较大影响,会考虑将经营方向移向淡水珍珠。 来源:中国黄金珠宝 |
2025-02-28
2025-02-28
2024-12-23
2024-11-20
2024-11-1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