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钻石·珠宝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钻石·珠宝

“2万块买的钻戒打1折都卖不出去”?有国际巨头暂停销售,网友:就是交智商税

2023-9-23 10:03 来自: 新财富 收藏 邀请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钻石的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历史峰值,之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创近5年来新低,跌幅达约3成。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财联社、 ...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钻石的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历史峰值,之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创近5年来新低,跌幅达约3成。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财联社、新京报、证券时报、有数DataVision

据央视财经报道,过去几十年来,钻石一直是奢侈品市场的宠儿,而过去一年有证书的钻石价格却下跌了35%到40%,让人们开始思考钻石的天价神话是否已经落幕。

钻石市场遇冷,黄金市场却越来越热。

据新京报报道,网友小唐告诉记者“我宁愿买黄金。”小唐表示,“钻石从拿到手开始就不值钱了,所以结婚钻戒买一个莫桑石的就够了。”小唐表示,购买钻戒只是为了满足结婚时的仪式感,自己婚后戴的时间并不多,“黄金提供的安全感是钻石无法比拟的。”

01

“天价神话”落幕了?

据央视财经20日报道,比利时安特卫普有“欧洲钻石之都”的称号,这里有一条享誉全球的钻石街,街上坐落着4家钻石交易所,上千家钻石批发商云集于此,每年大量的钻石交易在这里完成。凯文是一位来自印度的钻石批发商。

凯文表示,过去一年,有证书的钻石价格下跌了35%到40%。其中,50分到3克拉的钻石受冲击最严重,同期销量也下降了30%到35%。

此外,天然钻石价格也受到人造钻石的冲击。一家高端钻石品牌店店主告诉记者,与以往情况不同,最近一半以上的顾客都会选择人造钻石。

最近一年里,由于生活成本急剧上升、消费降级,欧洲多国民众对钻戒的档次不再挑剔,人造钻石快速抢占天然钻石市场份额。

比利时钻石交易所联合会理事弗莱施特格表示,两年前,人造钻石比天然钻石便宜40%,到后来便宜60%,到了今年则便宜70%、80%,甚至99%。或许将来,你在超市买肥皂也会送一颗钻石。

据全球珠宝行业分析机构Tenoris汇编的数据,人造钻石的市场份额自2021年以来不断提升,今年7月,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9.9%,已经非常接近50%的临界点,而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走高。

今年以来,天然钻石的价格出现了大跳水,让人们开始思考是不是钻石的“天价神话”在逐渐落幕?

通过独立钻石分析师金尼斯基汇编的全球天然钻石价格指数,今年迄今为止,价格下跌了13.6%,而相较以往历史高点时期回撤了24.6%。

此外,由于戴比尔斯垄断了天然钻石的产业链,通过它的业绩也能感受到天然钻石的需求疲软。在8月,戴比尔斯今年的第7个销售周期,该公司售出了3.7亿美元的天然钻石,同比下滑了42%,环比下降了10%,这也是该公司今年连续第四个月销售下滑。

过去一年,戴比尔斯已经将其主流产品,2克拉至4克拉的天然钻石,价格下调了40%,而业内人士表示,天然钻石还有下跌的空间。在最坏的情况下,未来一年,价格还会再下跌20%到25%左右。

02

钻石怎么就不值钱了?

据有数DataVision,在戴比尔斯钻石神话破灭的背后,是全球钻石供给失控了。

首先,天然钻石的供给猛增,戴比尔斯独断优势不复存在。

曾经,戴比尔斯一家就独占了全球90%的钻石供应,如今只剩不到35%。随着俄罗斯等地陆续发现新的钻石矿藏,钻石=南非的格局被颠覆。现在,全球前四大钻石供应商埃罗莎(俄罗斯)、戴比尔斯(博茨瓦纳)、力拓(澳大利亚)和佩特拉钻石(南非)全部加起来也仅有67%的市场份额。

大量的供给直接导致天然钻石的价格下滑了30%。雪上加霜的是,培育钻石的出现更是打得戴比尔斯措手不及。

随着培育钻石的技术越发成熟,实验室“种”出来的钻石越来越接近天然钻。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培育钻石纳入钻石大类,自此,培育钻获得了官方盖章的“真钻”身份。可与天然钻石一样在IGI、GIA、HRD三大珠宝鉴定机构鉴定、分级。


有了真钻身份的加持,越来越多头部珠宝、轻奢饰品商陆续布局培育钻石。

2018年5月,戴比尔斯投资9400万美元建设培育钻石生产基地年产量50万克拉,并成立了培育钻石零售品牌Lightbox;次年美国最大钻石零售商SIGNET宣布销售培育钻石。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钻石零售商都已在同时销售培育钻石和自然钻石。据Tenoris统计,2023年2月,培育钻石的销售额占比已经来到了22.9%,相比2020年的8.3%,增长了近三倍。

而如果按照销量口径来看,培育钻石的市占占率已经来到了46.6%,几乎与真钻难分伯仲。

美国人对于培育钻的热情,直接推动了中国培育钻的产量攀升。据国金证券统计,2022年中国培育钻石产能826万克拉,占全球培育钻石产量40%-50%。

以工业金刚石为祖传艺能的河南,顺应时代开始转型做起了培育钻,黄河旋风、中兵红箭等厂商在2021年股价暴涨。

中国市场的培育钻越是火热,做天然钻的国产品牌们越是难熬。国内主攻求婚钻戒的DR,今年更是营收下降40%、净利润暴跌91%;而今年年初,初代“钻石王老五”的I DO,在欠薪、变相裁员,供应商维权等一系列事件后只得以破产收场。

在供给失控之外,或许最令钻石商们担忧的是,钻石不再代表爱情了。在脱离了爱情信物光环之后的钻石,就是一块一文不值的石头。

往常,58%的中国钻石消费都是用于求婚的场景。而现在,钻石已经不再是“为爱充值”的必需品了,“2万块买的钻戒打1折都卖不出去”,闲鱼上跌破底价的钻戒比比皆是,见证了无数个爱情谎言的破灭。

03

俄钻石巨头停售钻石

据媒体9月20日报道,Alrosa在发给客户的一份备忘录中表示,该公司将在9月和10月暂停原钻销售。Alrosa称,相信此举将解决近几个月出现的供需不匹配问题。

Alrosa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巨头之一,供应了全球约1/3的钻石,与本世纪初之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戴比尔斯相当。

到目前为止,戴比尔斯还没有削减销量的计划,而是向买家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知情人士称,戴比尔斯已允许买家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推迟购买最多50%的1克拉以上的钻石,该公司本周还告知客户,他们可以不必购买一些较小的钻石。

数据显示,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158的历史峰值,之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创近5年来新低,跌幅达约3成。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多国持续高企的通胀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本月早些时候,印度钻石协会呼吁矿商限制供应。世界上约90%的钻石都是在印度钻石协会切割、抛光或交易的。

04

不保值
网友:买钻石就是交智商税

除了人造钻石的冲击,天然钻石不保值也是造成其价格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据新京报报道,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高价买的钻戒在回收时经历了价格的“大跳水”:8000元买的钻戒回收价仅有600元,3万元的钻戒5年后仅值2000元……甚至有人表示,自己1万元买的钻戒,到头来最值钱的是18k金的戒托。二手钻戒高买低卖,引得不少网友直呼“买钻石就是交智商税”。

针对钻戒二手市场回收价格较低的问题,记者联系了一家位于河南的珠宝首饰回收店,该店珠宝鉴定师表示:“钻戒买的时候贵是因为商家的广告打得好,毕竟买的时候代表意义不同,且品牌附加费高。现在钻石也不是稀缺产品了,是被市场炒起来的价格,购买的时候也都是一口价。如果钻石回收进入二级市场,只能按照成色给价。”

另外,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记者在深圳水贝随机对几位正在挑选黄金饰品的年轻消费者进行采访,在问及为何选择黄金饰品而不选择钻石饰品时,得到最多的回复是黄金比较“保值”,此外还有黄金金饰变现容易,钻石饰品价格不透明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枚标价57000元左右的0.5克拉18K金白钻石女戒,实际售价仅为标价的2.5折。而且,记者走访了多家店铺,发现不同店铺的价格和折扣幅度也不尽相同。

现场也有店铺表示天然钻石的回收价格会打折。另一边,不少金饰店铺标注黄金金饰回收价格为460元,也就是当天买入价格减去10元,还可以现场“折现”。


来源:新财富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9640 回复0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