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钻石是在实验室或工厂创造的,而不是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从地底开采出来的。一些合成钻石实验室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模拟地壳下天然钻石的形成条件。这一形成过程是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区的主要因素,毕竟合成钻 ...
人造钻石是在实验室或工厂创造的,而不是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从地底开采出来的。一些合成钻石实验室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模拟地壳下天然钻石的形成条件。 这一形成过程是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区的主要因素,毕竟合成钻石本质上与天然钻石的化学、光学和物理性质及晶体结构全部相同。 ·20世纪50年代:合成钻石问世,此时的合成钻石使用高压高温 (HPHT) 法生产,主要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用于电信和激光光学领域以及用作研磨材料等。 ·20世纪70年代:通用电气的研究员制成了第一颗宝石级合成钻石。它们净度够高,尺寸够大,可以用作珠宝首饰中的宝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造商开始商业化规模生产宝石级合成钻石晶体。起初,这些实验室制造钻石几乎都很小,呈黄色或褐色,但在后来的数十年里,它们的品质不断提升。 ·2000年代:使用化学蒸气沉淀 (CVD)法制造钻石,与HPHT 法相比,该方法所需的压力和温度较低。 ·2010年代中期:珠宝市场可商业化规模供应无色实验室制造钻石。HPHT和CVD仍然是合成钻石的主要生产方法。 摄影师:Towfiq Ahmed 去年,GIA的科学家检测了一颗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产的最大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颗16.41克拉公主式切磨钻石来自上海征世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Zhengshi Technology Co. Ltd.),经鉴定具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钻石的显著特征。经光谱读数的细致检测,该颗G色VVS2净度钻石育成后并未经过处理改善成色。 而负责检测这颗历来最大CVD钻石的就是我们GIA研发部副总裁王五一博士(Dr. Wuyi Wang)。 王五一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地学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后留学日本筑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学金于日本东京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而后前往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继续博士后研究。 2000年进入美国宝石学院,对于钻石地质学、钻石合成、钻石优化处理与鉴定有20年的研究经验,目前任美国宝石学院副总裁负责研究与发展工作。王五一博士在学术和行业旗杆上曾发表过多篇关于钻石地质学、实验室培育钻石以及钻石和其他宝石材料处理的学术论文。 早在在2003年,王五一博士就检测了第一颗CVD钻石:0.23克拉的通透褐色梨形石。去年这颗16.41克拉实验室培育钻石更是展示了过去20年间CVD培育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现状。 来源:PURC GIA SHENZHEN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