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际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对钻石市场未来的“洞察”文章,大都围绕“天然钻石的供应限制”、“制裁俄罗斯钻石”和“培育钻石降价”这三个主题。然而深入阅读之后会发现,这些“洞察”更像是一轮又一轮的“争议”, ...
近期在国际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对钻石市场未来的“洞察”文章,大都围绕“天然钻石的供应限制”、“制裁俄罗斯钻石”和“培育钻石降价”这三个主题。然而深入阅读之后会发现,这些“洞察”更像是一轮又一轮的“争议”,比如“真钻石还是假钻石”、“管好你自己的生意,少来议论我们”之类,十分热闹。 我们从中更多地看到了不同派系对于既得利益的维护,却鲜有对拉动市场需求的正面内容。 ▲ 图源:领英 情感价值 然而Instoremag今天发布的几篇文章,却很好地规避了这种“口水仗”,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投资”角度出发,讲述了对于钻石需求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观点我们非常赞同:情感价值,才是钻石真正的“投资价值”。 情感是基础 文章认为,零售商应当深刻理解一个现实: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赠送钻石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馈赠,更是表达了某种爱意和承诺。即使某个人因为“悦己”为自己购买钻石,ta表达的也是一种情感,比如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或者对自己的犒赏等等。 因此,零售商如果在销售中强调钻石的“经济价值”(比如所谓的“保值增值”,或者“比同行便宜多少”),这其实已经脱离了钻石零售的基础。 相比之下,突出钻石的情感价值、强调其象征意义,才有助于终端客户理解钻石的“真正价值”,从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至于个性化定制、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增强消费体验的行为,都是基于上述情感共鸣而实施的技巧,其作用在于“锦上添花”。假如没有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那就失去了消费体验的基础。在没有这类基础的前提下,所有的技巧都只不过是技巧而已。 无论是为了传递爱情,还是传递某种满足自我的需求,这些情感的传递才是钻石“真正的价值”所在。 “廉价的培育钻石” 不得不说一下关于培育钻石的事情,虽然敏感,但或许有参考价值。 培育钻石比天然钻石便宜,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在某些媒体以及相关既得利益方的“共同作用”之下,原本的“性价比优势”变成了“廉价”和“不值钱”。 事实上,如果一定要把某种材料的成本和最终成品的零售价格进行比较的话,几乎所有材料都是“廉价”甚至“不值钱”的。 所以零售商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价值”上,从而对这个局面进行一定的改善。 ▲ 图源:各品牌天猫店 小白光的“克拉自由”、黛诺的“钻石不止于圆形”、凯丽希的“让爱成长”,都是在向消费者传递着正面的情感,这些宣传都有助于提升培育钻石的“情感价值”。 相比之下,动不动就高喊“全球最低价”、“别再跌了”、“去品牌化”的人,却在致力于淡化情感价值,从而不断地拖行业的后腿。 虽说存在即合理,但合理不等于有益。 如果总是在C端大肆宣传碎片化的、吸引眼球的负面消息,这种做法只会让所有人的日子更难过,包括言论散布者自己。 天然钻石也在承受着同样的痛苦。 对于(身处供应链末端的)普通消费者而言,钻石本就不是用于“投资”的商品。但在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有一种“投资”却是存在的,就是通过这类商品倾注和传递的情感。 目前的钻石市场无疑是低迷的,但人类对于情感传递的需求却没有泯灭——只不过会选择一种材料作为媒介。 因此,无论天然钻石还是培育钻石行业,零售商始终要明白“情感价值”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消费者为了情感买单,这是他们对自己做出“投资”。正如文章中所写: A diamond stands for love, and that’s the business we’re in. (钻石代表爱,这就是我们的事业)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来源:钻石观察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