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培育钻石出现之前,矿产的天然钻石在消费市场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对手的。从上世纪四十年开始算起,直到2000年前后,以“钻石恒久远”为核心的全方位通用型营销将“稀有、美丽的天然钻石”推上了顶峰。数千万从 ...
在实验室培育钻石出现之前,矿产的天然钻石在消费市场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对手的。从上世纪四十年开始算起,直到2000年前后,以“钻石恒久远”为核心的全方位通用型营销将“稀有、美丽的天然钻石”推上了顶峰。 数千万从业者的生计得到了解决,他们分布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组成了一个牢固的国际利益圈。
![]() 但是培育钻石在消费市场上正式亮相之后,另一个利益圈快速地形成了,并与旧利益圈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加上业内的通用型营销已经停止了长达十余年之久,这令培育钻石行业在消费市场实现了4~5年的快速增长。 作为早就深耕钻石合成技术数十年的戴比尔斯来说,它曾经期望通过 Lightbox 来对培育钻石的零售价格进行“影响”,但除了在2018-2019年间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之外,其他时候并没有形成类似天然钻石行业那样的影响力。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戴比尔斯的介入对培育钻石在消费市场的形象是一种很大的助力。 即使一个月前它在JCK展会上宣布“不再生产用于珠宝行业的培育钻石”,也无法抹除之前自己偏离主营业务带来的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戴比尔斯重大的战略失误,有人却觉得这恰好说明戴比尔斯是与时俱进的——入局也是、停产也是。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培育钻石作为行业虽然还略显松散,但作为产品而言,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大量年轻人心目中的一个“重要选项”——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一点。 据 Paul Zimnisky 在最近的一次 AGA 会议 Diamonds From All Angles 中透露,今年培育钻石的市场占有率将有望“突破20%的门槛”。请注意,这里他指的是全球市场,并且应该是按销售额核算,而不是按克拉数计算的销量。
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钻石市场格局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在2024年的前六个月里,我们在国际层面上看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分析文章,几乎都围绕着“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认知”对未来的市场格局展开了猜想。人们开始清晰地认识到: 现在这个世界,无论舆论还是市场,相比过去的几十年而言,都是相对不可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一些关键市场的消费群体学会了捂紧钱包、量入为出,从而对“不值钱的奢侈品”产生了一定的抗拒感。从社会意识的角度来说,身处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开始质疑之前的那个“神话”,并诚实地用钱包投着票。 所以,天然钻石行业打出了一套很漂亮的组合拳: 这套拳法主要针对的是零售商,也就是和消费者距离最近的群体。这种打法是必然会产生效果的,因为零售商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商业信仰、既得利益和先期投资成本。 天然钻石原本就占据了传统零售商的高地,所以他们更需要做的,是让新兴的零售商“掉转枪头”。虽然现在几乎人人觉得自己是狼,但羊群效应依旧是普遍存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育钻石就会因此败下阵来,因为它的“对手”所使用的几乎都是“阳谋”,所以只要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就未必不能稳住自己的市场。比如:
总之,在信息和网络高度发达的“阳谋时代”,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放到桌面上来谈、来争。暗戳戳使劲儿的现象依旧会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但从行业的角度讲(无论哪一方),制定和执行大战略,才能对未来的格局起到深刻的影响。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