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钻石·珠宝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钻石·珠宝

“奢侈品羞耻感”与钻石行业的未来

2024-6-24 18:46 来自: 钻石观察 收藏 邀请

01羞耻感上周二前后,贝恩咨询公司发文描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认为珠宝是所有奢侈品最亮眼的板块。但是,在提到中国市场的时候,贝恩表示:中国市场面临压力,这主要归因于两个因素:出境旅游 ...

  
 

01

羞耻感

上周二前后,贝恩咨询公司发文描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认为珠宝是所有奢侈品最亮眼的板块。但是,在提到中国市场的时候,贝恩表示:

中国市场面临压力,这主要归因于两个因素:出境旅游的复苏和由于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而导致的国内需求减弱。后者正在削弱中产阶层消费者的信心,导致类似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洲出现的“奢侈品羞耻”行为。

▲ 图源:贝恩咨询公司

 

相比其他机构报告中单纯的“唱好”态度,贝恩此次的描述是比较符合中国市场实情的,对我们判断钻石(以及钻石珠宝)市场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刚参加完香港珠宝展的朋友,应该对现在的市场状况深有体会。

02

投资与悦己的心态

在不少市场报告中,黄金首饰和钻石/镶嵌类产品的数据经常被混在一起,成为一个名为“珠宝”的大项。但事实上,中国消费者面对黄金类产品和钻石镶嵌类产品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的是投资,而后者更多的是悦己。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即认为“早买早省钱”是一种“投资”。

不少分析文章都试图将“投资”和“悦己”的属性同时加持在钻石上,从而既能提升这类材料的价值,也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只不过,对于大量的普通消费者而言,“钻石投资”只是一种说法,而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达成的现实。

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很好的‘进货’和‘出货’渠道,因此无法在所谓的投资行为中获益(甚至无法保本)。

所以现在“悦己”的说法在民间很受欢迎,而“投资”面对的争议是很大的。

注:我们并不是全盘反对钻石的投资属性,只是认为这种属性更适合少数人而已。

 

03

天然和培育的争论

在传统的矿产钻石和新兴的实验室培育钻石之间,关于“投资价值”、“再销售”(resale)的争论一直都是存在的。这些争论更多的发生在从业者之间,并且随着培育钻石的降价,天然钻石这一方正在逐渐获得优势。只不过,这个问题一旦放到消费市场,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The Business Times》(印度)在6月20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明确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会清晰地告诉消费者,培育钻石没有再销售的价值,因此没有投资价值。但与此同时,购买天然钻石的消费者通过再销售行为也只能获得30%左右的回报——这其中包括了购买国际品牌珠宝的大量人群。

所以你花20,000美金买一颗天然钻石,回收的时候会损失10,000-15,000美金。而你购买同样品质的培育钻石,花费的是5,000美金(或许更少),你的“损失”也就是这些。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消费者打算卖掉自己手中的珠宝。

显然,提出上述算法的大概率是培育钻石行业的人士,但这个算法确实适合大多数的消费行为(而不包括那些“七位数售价的投资级产品”)

所以,尽管“廉价”或“性价比”并不是很理想的宣传内容,但在强烈的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日渐捉襟见肘的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在面对钻石(以及奢侈品)的时候,自然会表现出一种更加追求实惠的态度。

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

上周六晚上,一段来自澳大利亚媒体 Sky News 的视频在朋友圈悄然传播(详见公众号)。在视频中,主持人在美国采访了零售公司 Soho Gems 的负责人 Irina Ferry,后者表示“从千禧一代到婴儿潮那一代都在买培育钻石”,并且“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里制造的,因此质量普遍很高”

这段视频在油管上发布之后,引来了相当大的关注和争议。新旧思想在评论区出现了激烈的交锋,给“人人平等”的网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处可省略数千字。

04

多元化

在目前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影响下,无论钻石是矿产的还是人造的,它在市场中的定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都将变得复杂而多元。

普通人对于奢侈品的观点将变得更加理性,并更愿意在购买行为中追求性价比和实惠。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可以一如既往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买自己要买的东西。

只不过,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消费主义、精英主义也许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流行。人们会依然爱钱,但人们会“看得更穿”

时代变了,回不去了。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来源:钻石观察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培育钻石网小助手 客服号
粉丝7 阅读8744 回复0
上一篇:
天然钻石需求低迷,这个“淡季”有点儿长发布时间:2024-06-29
下一篇:
BCG报告:天然钻石行业的未来发布时间:2024-06-13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