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初的文章中,我们报道了“濒临破产的以色列培育钻石公司 Lusix 将以250万美元左右(实际为259万)的价格被日本 EDP 公司收购”的消息。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磨合”,在昨天晚上的“竞标”中,EDP 最终还是因为“ ...
在本月初的文章中,我们报道了“濒临破产的以色列培育钻石公司 Lusix 将以250万美元左右(实际为259万)的价格被日本 EDP 公司收购”的消息。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磨合”,在昨天晚上的“竞标”中,EDP 最终还是因为“该地区战况升级”等原因放弃了对 Lusix 的收购。 经过竞价,Lusix 公司将以4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比利时培育钻石公司 Fenix。 而业内几乎都知道,执掌Fenix公司的,是印度的 Parikh 家族。
▲ Lusix生产的CVD毛坯。图源:网络
注意,这里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背景信息: (1)这个家族里有一个叫 Naman Parikh 的人,是Fenix公司的执行董事。 2020年1月,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协同WD公司状告六家培育钻石公司专利侵权,其中一个被告就是 Fenix。结果到了2021年6月,法院判定 Fenix 没有侵权。对这个案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们当时发布的两篇文章: 《培育钻石行业要面临的,是专利权之争吗?》 《CVD培育钻石专利案:卡内基科学研究所败诉》 (2)这个家族掌管着 Diarough 公司,它是戴比尔斯的天然钻石看货商。 所以,尽管有的报道将 Fenix Diamonds 说成是一家“比利时的培育钻石公司”,但实际上这次就是印度的资本/家族收购了 Lusix。
▲ Lusix生产的CVD毛坯。图源:网络
据以色列当地媒体 Calcalist 的报道称,当时出价400万美元的,除了 Fenix 之外,还有一家叫 PD Holdings 的公司。 Fenix 之所以能在同等报价中胜出,是因为它承诺保留 13 名员工至少一年,另外 10 名员工至少三个月。相比之下,PD 仅提议雇用1名工人三个月的时间。显然,Fenix 的提案更受老员工的喜爱,也得到了 Lusix 破产专员和债权人的支持。 于是 Lusix 被 “判给了” Fenix。
但是这里面有一些疑惑,我们始终无法从报道中,以及和相关参与人员的初步沟通中得到确切的解答: 总之,在目前没有掌握细节的基础上,我们确实无法完全相信这是一次100%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收购行为,因此提出了上述疑惑。无任何特殊意图,仅供参考。
▲ Lusix公司创始人 Benny Landa。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Lusix 事件对于培育钻石行业来说,算是一种“警示”,即如何让技术、成本与市场实况之间形成“良性的”配合。 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确实是CVD生产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Lusix 在2019年开始销售毛坯,2020年获得盈利,这是令人赞叹的。 但随后毛坯价格暴跌90%,导致 Lusix 无法继续以自己的生产成本持续经营下去,甚至无法做出及时调整,最终导致巨亏的情况,这又令人惋惜。 这是一家科技公司在一个行业发展初期必须面对的风险。这种情况也许每天都在行业里上演,而恰恰 Lusix (及其创始人 Benny Landa,如上图)的知名度,将这个案例推到了风口浪尖。 如今还在咬牙坚持着的企业家们,能从这个案例中吸取怎样的教训、以一个更科学的方式看待培育钻石(尤其是上游)、并做出符合行业发展节奏的调整,或许这才是我们更加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管怎样,要先活着。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来源:钻石观察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