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机构·协会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机构·协会

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助力行业开辟新赛道,挺进新蓝海

2024-11-6 10:14 来自: 大象新闻 收藏 邀请

“供应链+库存共享+线上线下交易”多元化赋能 郑州正在聚焦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心三基地”布局,推动高新区、经开区、荥阳市和航空港区超硬材料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超硬材料产业园、 ...

有人说,20世纪最好的营销,是与钻石有关的爱情。

当象征着爱情的钻戒,被单膝跪地的男人从包装精美的盒子里打开,举过头顶,套在女人的无名指上,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仿佛已经有了白头到老的勇气。钻石让万千女人梦寐以求,而高不可攀的价格又让男人将其视之为公敌。

然而,即便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一金句的加持,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全球钻石市场还是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曾经云端入凡尘,“克拉自由”近在眼前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过去一年内,天然钻石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主流产品(2~4克拉的天然钻石)的价格跌幅已经超过了40%。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天然钻石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培育钻石。”

当培育钻石以“刺客”的身份背刺天然钻石,当“冰箱里的冰”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冲击“河里的冰”,并且“冰箱里的冰”个头更大、更纯净、色彩更多时,钻石自由近在眼前。

由于培育钻石在物理特性、化学属性以及晶体结构上与天然钻石并无二致,但其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加之国际钻石鉴定机构IGI已为其设立了严格的质量鉴定标准,因此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目前,中国的培育钻石年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有90%以上的产能在河南。2023年郑州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1/3以上,出口货值超2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以柘光为代表的河南本土钻石品牌,凭着“克拉自由”“个性定制”“DNA纪念钻”等创新服务,迅速成为市场的新宠,各类订单纷至沓来。

随着中国钻石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钻石的应用也已不限于传统的珠宝配饰,还拓展到了胸针、手办、手表等个性化饰品的镶嵌之中,以多样化的形态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10月29日,小米15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Xiaomi 15钻石限定版,以「钻在手心」为设计理念,手机中框镶嵌一枚环保培育钻石,57个切面光彩夺目。

如此,难怪国外媒体纷纷眼红,称“中国坏了规矩”。

据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预测,在2024年的全球珠宝市场中,培育钻石的销售额将达到约180亿美元,其在整个珠宝市场中所占份额也将超过20%。与此同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入局,例如,美国最大珠宝零售商Signet、丹麦珠宝商潘多拉等,也已纷纷转向培育钻石赛道……

线上线下“两翼齐驱”,打造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质优价美的培育钻石人气大涨,甚至有赶超天然钻石之势。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培育钻石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6.8%,国际珠宝行业也掀起了一轮培育钻石销售热潮。

“目前培育钻石行业仍有巨大市场潜能有待开发。在全球钻石细分领域,培育钻石占比仅为全球的17%。未来,如果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要平分天下,那么培育钻石至少还有33%的市场潜能有待挖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佘丁顺表示:“近年来,我国金刚石材料产品的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的4-10倍,也是金刚石产品中游加工环节薄弱的表现,开发应用市场高端产品的能力急需提升。同时需要依托体系化的产品技术将原材料优势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尽管生产了全世界超六成的宝石级金刚石毛坯,但加工产能百分之九十在印度,培育钻石行业内还没有走向国际的高端珠宝饰品品牌。我国在上游原料市场优势明显,但是,在切磨加工方面,中国仅占全球的3%,相对较弱;在印度有切磨工人数量超百万,而国内熟练钻石切磨工人只有几千人。 ”

此外,裸石贸易和品牌端,我国至今还没有走向国际的知名钻石贸易商和钻石珠宝饰品品牌。佘丁顺介绍,研究院目前创建了珀丽诗、瑱言等培育钻石新锐品牌,4.56克拉祖母绿切割钻戒和2.55克拉圆形切割海浪钻戒,在各大珠宝展会上大放异彩,推出的一套培育钻石与翡翠相结合的高级定制珠宝“予光”产品,更是展现了珠宝设计的无限可能。产品在中国国际珠宝展(北京)、上海国际珠宝展、成都珠宝展、杭州珠宝展等国内知名展会上亮相后,已创造营收超过500万元。开发了培育钻石珠宝饰品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了数智化培育钻石珠宝饰品库存共享平台,促进了培育钻石产品质量体系建设进程,研究院已和相关单位共同完成标准制修订共计2项团体标准《培育钻石分级》和《培育钻石标准产品质量规范》。

郑州市工信局副局长郜东辉表示,钻石打磨是高端制品加工工艺上的重要一环。但在全国,熟练产业工人也只有2000人左右,培养打磨人才成了当务之急。近两天,一场宝石琢磨工技能竞赛在郑州举办,来自全国的200多名选手展开了现场比拼。郑州市宝石琢磨工技能大赛负责人陈耿表示,“通过这个比赛,一方面为了培养产业工匠、产业大师,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能够消化上游的庞大的产能。”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宝石加工技能竞赛郑州已经举办了5场,近十家河南的大专院校,也开设了超硬材料相关专业,和企业合作,打造生产实训平台、研发平台,目前已培养超1000名专业人才。

补链的同时,延链的脚步也在加快,而延伸的方向正是附加值更高、创新力更强的产业链中高端。在郑州经开区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厂里,一条生产线还没完全搭建好,就已经开始了局部的生产,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技术总工李宏利表示,“边研发、边建设、边生产,500多台机器在满负荷生产。因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把我们的产品尽快去推向市场去占领先机。出口美国、日本、印度、欧洲这些区域,让企业分秒必争的新产品就是这样的。蓝色、粉色、黄色的彩钻,相比传统白钻产品附加值能够提高两倍以上。”


“供应链+库存共享+线上线下交易”多元化赋能

郑州正在聚焦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心三基地”布局,推动高新区、经开区、荥阳市和航空港区超硬材料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超硬材料产业园、国际钻石城和培育钻石交易中心。

据了解,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采用“供应链+库存共享+线上线下交易”多元化、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服务生态,设立数字化培育钻石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化全产业链产品库存共享平台、线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标准化研究中心与检验检测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加工设计工作室和产业学院八大板块,推动集“设计研发、切磨镶嵌加工、鉴定检测、展示交易、孵化推广、人才培养”的多元产业生态。

其中,数字化培育钻石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将对标上钻、广钻、查宝网、易钻等线上交易平台,能够实时交易发布市场指数、掌握市场供需动态,实现产品的快速展示与交易;数字化全产业链产品库存共享平台,拟建设成数字化的培育钻石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枢纽,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库存资源,进行库存整合、结算、物流作业、交易撮合等系列服务,使生产厂商将闲置库存与其他厂商共享,减少库存积压,形成资源共享、运作协同的闭环供应链。

此外,线下展示交易中心位于西美大厦一层,将对珠宝品牌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另外拟每月组织一次线下“公盘”(毛坯-裸石-成品看货会),促进培育钻石产品交易;直播基地位于西美大厦二层,建设专业的直播间、化妆间、休息室等,同时配备先进的直播设备和技术支持。佘丁顺表示“直播基地是共享的,只要你有带货能力,就可以在一楼选品后到二楼直播带货。我们也计划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专属话题,为直播引流。”


河南省超硬材料协会秘书长李志宏表示,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期间,还将举办2024培育钻石电商节为企业提供线上展销平台,支持线上定制和在线销售。

郑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军表示,郑州作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源地、人才聚集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正在加紧育强龙头,优化链条,厚植生产、加工、鉴定、展示、交易等全生态体系,加快形成“买钻石到郑州”的地理标识,加快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培育钻石制造交易中心。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12265 回复0
上一篇:
全国培育钻石知名品牌报道活动即将开启发布时间:2024-07-20
下一篇:
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发布时间:2024-11-08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