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上周资讯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苏拉特曾经有过一场关于培育钻石的激烈辩论,其中还透露了一些有趣的数据。这场辩论发生在“一所私人大学的聚会上”。当时印度钻石行业资深人士、Shree Ramkrishna Exports 董事长 ...
在整理上周资讯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苏拉特曾经有过一场关于培育钻石的激烈辩论,其中还透露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这场辩论发生在“一所私人大学的聚会上”。当时印度钻石行业资深人士、Shree Ramkrishna Exports 董事长 Govind Dholakia 指出,目前钻石行业正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他将危机归咎于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普及,称其“混淆了消费者选择”,并预言未来此类钻石将“以公斤和吨为单位销售”。 他的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Green Lab Diamonds 董事长 Mukesh Patel 提出强烈反驳,质疑 Dholakia 在“误导行业舆论”。并且直言:“他若能用肉眼分辨天然与实验室钻石,我愿把自己所有的生意都交出去。” “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天然钻石的价格,而培育钻石就像试管婴儿一样,科学缔造、本质无异。” Patel 还提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现在苏拉特每个月加工约 300 万克拉的培育钻石,其中有 50% 左右是印度本地生产的 CVD 毛坯。因此,对于苏拉特的钻石加工业来说,培育钻石已经体现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Patel 认为苏拉特有 80% 的工匠已经转向了培育钻石产品,这是一种明显的劳动力转型现象。培育钻石代表着钻石行业的科技进步,拒绝它是不明智的行为,就像柯达拒绝数码相机、黑莓拒绝触屏手机一样,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从消费市场的表现来看,全球对培育钻石产品的需求也在上升。苏拉特当地生产培育钻石首饰成品的工厂数量,从一年前的不到100家激增至现在的400余家,这是一个很好的数据佐证。即使就印度本土市场而言,培育钻石的渗透率“或将在数年内攀升至 70% 左右,成为主流的消费选择”。 上周的另一则消息也从侧方面说明了市场的增长:印度本土培育钻石品牌 Limelight 继去年4月获得了 100 万美元融资后,近期再一次获得了超过 1100 万美元的投资,用于扩大其零售业务的版图。印媒称,这家创立于2019年的印度本土品牌,在印度的35个城市拥有30余家门店和30个专柜,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不管怎样,苏拉特方面对于培育钻石确实是存在争议的(美国也一样),这恰恰说明了这个行业的某种“真实性”:无论背后是利益还是情怀,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喜欢或者讨厌一种新兴的产品,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对于众多企业而言,生存始终是第一要务。因此,在面临复杂的市场局势时,终究需要以自己的生存能力为基础,作出一些选择和决定。唯有放下成见、拥抱变革,才能在行业变局中把握机遇。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本文来源:钻石观察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