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HRD据《布鲁塞尔时报》、《Rapaport新闻》等国际媒体的报道,比利时高阶层钻石议会(HRD)近日宣布,自2026年起将停止为实验室培育钻石裸石签发分级证书,仅保留对含培育钻石的成品珠宝的鉴定服务。这一决 ...
▲ 图源:HRD
据《布鲁塞尔时报》、《Rapaport新闻》等国际媒体的报道,比利时高阶层钻石议会(HRD)近日宣布,自2026年起将停止为实验室培育钻石裸石签发分级证书,仅保留对含培育钻石的成品珠宝的鉴定服务。 这一决定被媒体解读为“天然钻石阵营对培育钻石的进一步围堵”,其核心意图在于通过证书体系强化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区隔。 然而,从行业格局与市场规律来看,HRD此举更多是象征性的“站队行为”,对培育钻石行业的实际冲击有限,反而可能加速其脱离传统体系、探索独立发展路径的进程。
▲ 图源:Rapaport
站队逻辑:巩固天然钻石地位 HRD的政策转向并非孤立事件。 本月初,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分级机构GIA已宣布对培育钻石弃用传统的4C标准(即克拉重量、颜色、净度、切工),转而采用“优质”“标准”等描述性评级。我们随后也发布了相关的观点。 上周,AWDC(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更是以“口香糖机”的形式,向公众进行了“培育钻石=廉价物”的市场教育。 前日,纽约街头也出现了天然钻石协会(NDC)的引人争议的大幅广告,用“更好或更坏”、“OG或仿品”的方式对比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 具体情况可参考文末视频。 多个机构的政策联动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天然钻石阵营正通过团结认证机构、重塑标准体系,削弱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直接竞争。 如国际报道所言,HRD此举背后的核心诉求是维护安特卫普作为天然钻石贸易枢纽的地位。 “明确区分天然与培育钻石,是保障天然钻石未来的必要举措。” 换言之,HRD将自身定位为天然钻石价值体系的捍卫者,试图通过切割分级话语权,巩固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稀缺性与独特性的认知。
▲ 图源:网络
标准之争,市场说话 尽管HRD的决定看似对培育钻石行业施压,但其实际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进行理性的评估: 首先,HRD 虽然具备一定的历史地位,但在培育钻石领域,其市场份额相当有限。这是一个客观的、无需避讳的事实。相比之下,该领域的主流分级鉴定机构 IGI 仍在提供详尽的培育钻石分级服务,且采用贴近天然钻石的4C术语。 其次,HRD 仅停止对培育钻石裸石签发分级证书,却仍为含培育钻石的成品珠宝出具报告,这意味着产业链可通过成品环节规避一些政策限制。此外,培育钻石的供应链高度全球化,其他地区(如中国、印度)的认证体系正在形成相应的补充。 第三,目前培育钻石的零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 1/3 甚至更低,其价格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奠定了市场需求刚性的基础。即便失去HRD认证,消费者对低价高质产品的追求仍会驱动行业的成长。
培育钻石需要独立发展 HRD与GIA的政策调整揭示了一个趋势: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脱钩”基本已成定势。 对于培育钻石而言,与其依赖传统的认证体系,不如主动构建独立的价值评估标准,比如: 1)技术叙事替代稀缺性 :培育钻石可考虑不断强化自身在可控生产、环保属性、设计自由度等方面的优势。 2)建立专属分级语言 :可进一步引入光学性能、生长工艺等技术参数,形成与天然钻石并行不悖的标准体系。 3)垂直整合品牌化 :培育钻石企业可通过打造自有品牌,跳过传统分级依赖,直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故事(如可持续、科技感),从而开辟高端细分市场。
如上所述,HRD此次高调宣布的“站队”行为,其本质是对天然钻石价值体系的防御性动作,从商业角度来看相当合理。 但与此同时,培育钻石的崛起由技术进步与消费观念变革共同驱动,不会因证书政策的局部调整而停滞。 行业真正的分水岭,或许在于能否摆脱对传统标准的依附,以独立身份构建新的价值锚点。从这个角度看,HRD的“隔离”或许反而成为了一种倒逼创新的契机。
#培育钻石 #钻石证书 #钻石鉴定 #钻石分级 #HRD #GIA #比利时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本文来源:钻石观察 |
2025-06-03
2025-06-03
2025-05-24
2025-05-19
2025-05-1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