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结论丢出来:要出,但别一股脑儿地“下饺子”,而是分层出、分段出、分赛道出。原因很简单——内因逼着你动,外因盯着你挑。老铺黄金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开业排队为啥“要出”三件硬邦邦的事实高价时代,内需被 ...
|
先把结论丢出来:要出,但别一股脑儿地“下饺子”,而是分层出、分段出、分赛道出。 原因很简单——内因逼着你动,外因盯着你挑。 老铺黄金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开业排队 为啥“要出” 三件硬邦邦的事实 高价时代,内需被挤压。全球金价一路新高,首饰端量明显回落,2024年全球金饰需求量同比下滑11%,中国更是下滑24%——价值创纪录,销量却被价格“按住”。截至今年8月,中国批发端需求创2010年以来最弱的同期,终端折扣扩大就是信号。 出口有基础,有空间。2024年中国“珠宝类”出口额约118亿美元,体量不小但结构偏OEM、价格带集中,离“品牌溢价”还有距离,意味着提升空间就在那儿。 窗口正开着。九月香港珠宝首饰展上,“硬足金”第一次以统一概念成建制亮相,且有了《硬足金饰品》行业标准(QB/T5793-2024)自5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制度托底,这等于把中国供应链的一项“工艺优势”翻译成国际语言,方便海外渠道理解和采买。 为啥“别盲目” 三个现实的坑 标准与偏好不一样。中国消费者偏爱足金,中东/印度更习惯22K、21K,美国主流是14K/18K;同样一条链子,K数不同、品控与定价逻辑就变了。你不改“料”,就难进“场”。 价格不是万灵药。海外不少市场同样被高金价压着,传统22K重工货在迪拜都不好卖了,更偏向轻量化、混搭化、设计感。 贸易政策摇摆。今年以来关于关税、原产地、合规的风声不断,行业媒体直呼“二次关税风暴”。你没把COO(原产地证)、关税编码、合规测试当回事,很容易被“边检式”打回。 出海别乱冲 给你一套“三段式线路图” 第一段 先B后C,先近后远 B端为主:先做海外批发商/买手的“稳定供货商”,把交付、周期、补货率跑顺,再谈自有零售。 区域顺序:华人圈-东南亚-中东-欧美。RCEP下东盟关税与通关便利度更友好,试错成本低;中东喜欢高K数和大件,但价格弹性小;欧美合规最严,最后打。 第二段 产品矩阵差异化 两条线同时跑: “硬足金”轻量化(空心、镂空、3D硬工艺),主打东方美学+轻盈; 22K/18K“国际款”,面向中东/欧美,按当地K数与吊牌规范出厂。 一句话原则:“K数跟着市场走,工艺带着品牌走”。 第三段 渠道组合别单押 展会拿订单:以九月香港珠宝首饰展为年度主阵地,配合迪拜、曼谷等地区展会; 跨境B2B与寄售:平时靠B2B平台+区域总代,“展会—样柜—联名款”三件套闭环; 试点零售:海外华人商圈做“品牌橱窗店”,SKU控制在300—500,强调IP和故事,而不是堆金重。 别只谈理想 四张“出海风控表” 01 价格与库存表 现货与期货对冲,设“吨金等值”的动态备货上限; 以美元报价,按每周LBMA均价+加工费+运保费+关税做自动调价;国内外价差异常(如上海贴水扩大)时,收缩重货。 02 合规与标准表 市场映射:美国≥14K标识、欧盟贵金属印记、本地含镍/镉限制、激光打标规则一条条对照; “硬足金”按国标执行的同时,准备22K/18K版本的品质文件、检测报告,减少清关扯皮。 03 贸易与税务表 目标国HS编码、MFN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自由贸易协定优惠(如RCEP)逐项核; 货值>一定金额走保税+分批交货,用信用证/远期TT分散回款风险。 04 品牌与传播表 海外内容做三语版本(英文+阿语/泰语等),K数、克重、工艺点一目了然; 所有“东方美学”故事点到为止,把工艺参数放在第一屏,海外买手先看硬指标。 赛道怎么选 给三个可落地的样板 01 样板一 东南亚“渠道赋能” 做泰国/马来代理商的“备货中台”,SKU以轻金+IP坠为主,周转快、换款勤,靠RCEP压通关和关税成本。 02 样板二 中东“高K定制” 深耕22K礼赠市场,做“婚庆小套装+纪念金章”,尽量轻量化以抗金价波动;通过迪拜展会+华商渠道起步。 03 样板三 北美“18K设计师联名” 走18K小众设计线,和当地工作室做限量联名,SKU小、毛利高、增长慢但健康。 最后一句话 这个海,要出;但要带着“罗盘”(数据)和“舵”(策略)出。 当国内被高价周期“压着喘”的时候,外面不是“遍地是金条”,而是“遍地是分母”:K数、标准、关税、渠道。能把这些分母做小,分子自然往上走。 出海不是一脚油门,是稳准狠的“分段加速”。 |
2025-10-20
2025-10-16
2025-09-23
2025-09-20
2025-09-1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