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钻石查询(老版入口)English
我的账户
培育钻石网

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市场·数据

培育钻石网 首页 资讯 市场·数据

天然钻石与人造钻石究竟是“博弈”还是“共存” ?

2020-11-9 11:46 来自: 寰球珠宝网 收藏 邀请

天然钻石与人造钻石的博弈仍在继续。资料记载,人类从钻石(天然)开采以来,共采出钻石350吨左右,即17.5亿克拉,全世界每年开采钻石在9000万~1亿克拉,其中宝石级占17%~20%。20%宝石级钻石价值相当于80%工业级金刚 ...

天然钻石与人造钻石的博弈仍在继续。 

资料记载,人类从钻石(天然)开采以来,共采出钻石350吨左右,即17.5亿克拉,全世界每年开采钻石在9000万~1亿克拉,其中宝石级占17%~20%。20%宝石级钻石价值相当于80%工业级金刚石价值的5倍。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且年产量在1亿克拉左右。

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是产量在前五位的国家,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

根据近两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天然钻石储量约有25亿克拉,其中澳大利亚6.5亿克拉,扎伊尔5.5亿克拉。按开采水平,现有储量只能开采25年。

随着钻石矿藏资源的枯竭,人造钻石又称培育钻石、合成钻石,正在弥补天然钻石的供应短缺。

而从科学角度来看,人工钻石与天然钻石没有区别,都是碳元素构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没有区别,但最关键的是还是消费者的认知。

人造钻石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不仅因为本身价格相对天然钻石低很多,更是因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和意识的改变。


根据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AWDC)和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人造钻石市场再次增长15~20%,中国和印度的生产商是主要推动力。2019年,人造钻石的产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

美国是当前最大的人造钻石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80%。中国目前是人造钻石的第二大市场,约占全球的10%。

人造钻石对消费者的关键吸引力在于低价,可以花同样乃至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大的钻石,目前市场上人造钻石的价格大约为天然钻石的60%左右,未来会更低。

但对于珠宝商和珠宝零售商来说,还是基于人造钻石的高利润吸引力。

在接受MVI调查中,有95%的珠宝商认为经营人造钻石的利润更高。其中有78%的珠宝商认为,经营人造钻石的利润,比经营天然钻石高16%至40%。

就连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商戴比尔斯也在2018年9月推出了合成钻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通过强化人造钻石适合日常佩戴的意识,意在将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分开。


据讯,Lightbox正在积极扩大产能,该品牌位于美国俄勒冈州(俄勒冈州拥有相对廉价可靠的电力和高科技劳动力,这两点对于生产钻石必不可少)格雷沙姆的一家新制造工厂已正式投产,工厂建设耗资9400万美元,一旦全面运营,每年将生产约20万克拉的实验室培育钻石,使其人造钻石的生产能力提高约10倍。 

Lightbox品牌销售的格雷沙姆宝石,每克拉售价仅为800美元。一颗类似的天然钻石可能会达到每克拉3000美元到6000美元之间。

相关技术进步使得实验室种植的钻石与天然钻石基本没有区别。实验室可以用先进的设备来分辨,但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Lightbox的首席执行官Steve Coe直言,“只有人造钻石才能真正创造较大的增长机会,因为它让消费者更频繁地购买钻石。”

此番押注人造钻石,对于一直强调天然钻石价值的De Beers而言是一个巨大转折。有分析认为,De Beers此举押注人造钻石不会削弱其天然钻石核心业务。

近年来,价格不到高品质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的人工钻石一直在蚕食着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据国际钻石发展协会IGDA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有66%的千禧一代表示在购买婚戒时会考虑人工合成钻石。  

尽管De Beers等钻石巨头试图向市场重申天然钻石的价值,但是在势不可挡的消费观念变化面前,De Beers不得不调转方向。

随着人造钻石产能的提高,De Beers正在增强Lightbox的渠道能力,Lightbox品牌与美国珠宝零售商 Blue Nile合作推出了一组价格在450美元至1600美元之间的珠宝系列,这也是该零售商首次出售人造钻石。 

人造钻石的确可能会削弱利润更高的天然钻石市场,但是在聪明的市场营销策略下,二者不是没有机会共存。

从全球钻石市场的形势来看,De Beers已经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妥协,来重新激活市场对于钻石产品的渴望。

De Beers希望人们继续为特殊节点购买天然钻石,如订婚或重要的周年纪念日,而将人造钻石用于日常生活中。


据数据,截止6月全球五大钻石生产商的过剩库存价值已达到35亿美元,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可能增加到45亿美元,相当于全球钻石原石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直言,钻石矿商面临着价格疲软和销量大幅下滑的双重打击,其规模堪比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

疫情加剧了钻石行业早已存在的危机。今年上半年De Beers仅实现盈利200万美元,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上半年净利润暴跌75%至4.71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De Beers与Alrosa的原钻销售合计只有1.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1亿美元。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销售季度,De Beers的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5.44亿美元降至4.25亿美元。2019年全年业绩受挫严重,全年净利润同比大跌逾50%至5.58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最差表现,不及2014年峰值18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钻石原石供过于求,成品钻石过多,价格不断下跌,给开采钻石的企业及切割、抛光和交易钻石的整个产业链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留给钻石巨头的选择和时间都不多了。


贝恩公司预计,全球人造钻石市场规模到2023年或将达到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亿元。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钻石生产国,已经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首位,最近几年的产量甚至占到世界总产量的90%,达到年产200亿克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正在改变世界钻石行业格局。更有市场观点认为,中国的人造钻石可能会彻底颠覆全球市场。

市场需求将会继续推动人造钻石行业发展,这给中国人造钻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但目前中国生产的人造钻石以出口为主,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在购买时还是倾向于天然钻石。

有很多消费者认为人造钻石就像假货仿品一样,甚至宁愿选择价格更低的锆石。

可见,要让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人造钻石珠宝,未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不过随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意识的崛起和改变,对于人造钻石的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

作为消费者的你,是否愿意购买人造钻石呢?


素材综合自:NBS新品略、时尚头条网 LADYMAX,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寰球珠宝网 原标题《天然钻石与人造钻石究竟是“博弈”还是“共存”?钻石巨头De Beers终于妥协了》


免责声明培育钻石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侵权或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lgdiamond.cn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培育钻石网-培育钻石行业门户网站
粉丝6 阅读22468 回复0
推荐品牌

培育钻石网创办于2019年,网站秉承“共享信息,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整合近百家上游厂商配套资源,上百家下游品牌和渠道资源,涵盖了钻石原料、生长设备、技术研发、生长切磨及品牌企业全产业信息,成为了国内外个人企业机构关注培育钻石,获取产业数据的重要平台。

关注我们
培育钻石网官方公众号
合作咨询
与创办人聊合作

网站使用协议|隐私政策|投稿须知|免责声明|账户注销协议|侵权投诉|意见反馈|社区|钻石查询|手机版|小黑屋|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2 培育钻石网 深圳市新钻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丨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粤ICP备19160835号-1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