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禧年开始,中国的培育钻石产业经过了漫长的沉淀期,从低端的工业金刚石粉,逐步升级到高端的宝石级成品,在产量、大小、颜色、净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业内龙头戴比尔斯的助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 ...
从千禧年开始,中国的培育钻石产业经过了漫长的沉淀期,从低端的工业金刚石粉,逐步升级到高端的宝石级成品,在产量、大小、颜色、净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业内龙头戴比尔斯的助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本文通过查询和分析一些公开的工商数据,从宏观层面对整个培育钻石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一个粗略的分析,以便让关心培育钻石行业的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分析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一款企业信息查询工具,进行典型数据的筛选,最后制作成直观的数据表格来加以分析。其中查询方法的合理性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是正确分析的基础,所以本次查询以“钻石”和“人造钻石”,作为公司经营范围的关键词,来划分经营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商业实体,更加符合市场认知。另外选择样本数据抓取时间段为10年,即从2010年至2020年,更具行业中后期发展代表性。数据来源全部为国家行政机关公布,有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等,所以数据的准确性可以保证。 同样,我们再查询人造钻石类新增公司,如下图: 然后我们按照年份,将十年间新成立的钻石和人造钻石的公司数量的数据,进行图表汇总,再做辅助曲线,就得到如下趋势图表: 这张数据汇总后的图表,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看清楚,中国培育钻石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钻石行业的整体情况。 首先,我们看到传统天然钻石仍然是在平稳发展,而且仍然拥有强大的商业基础,每年都有更多的新公司加入到与钻石相关的业务中。就算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还有一万九千六百多家公司成立,去开发和从事与钻石相关的业务,这与中国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钻石消费国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数量上对比,新成立的钻石公司数量也是人造钻石的两倍多,也意味着在传统天然钻石贸易及销售方面,天然钻石仍是更多商家的优先选择; 其次,从培育钻石公司发展数量上来看,其指数级的拉升曲线明显会快于天然钻石的线性增长,也就是说从事培育钻石相关业务的公司数量呈爆发式的增长。从数据看,天然钻石相关公司有7.2万多家,培育钻石相关公司有2.6万多家,根据曲线曲率推断,只需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新增培育钻石的公司数量将有可能超过天然钻石,并且在未来5-10年内,总数量也将实现反超。在中国黄金珠宝杂志文章中,行业专家张栋就明确指出:“中国培育钻石必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爆发,形成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钻石相关公司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广东,也与深圳水贝批发全国九成的钻石相吻合,说明深圳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产业聚集效应,是钻石经营的一线阵地,不论是天然钻石还是培育钻石,都将在深圳设立前哨基地,为将来的市场博弈打好基础,在信息流、加工流、货品流、财务流交错的核心地带,永远孕育着商机。 最后我们可以再延展做个推断,每家新注册的公司背后都是一个个劳动力,公司的运作离不开人,是人就有基本需求,而维持这些人运作的基本要素就是企业利润,从培育钻石价格体系和利润率上分析,同样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培育钻石的规模至少应该是天然钻石的三倍以上。因为培育钻石的价格远低于天然钻石,要同等规模的盈利,必须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优势,而目前培育钻石仅仅占到整个钻石产业的5%左右,盈利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有众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入局,说明对培育钻石未来有着充分的信心。同样引用行业专家张栋的观点:“中国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发展到2000亿元需要十年左右,但全球市场发展到2000亿元或许也就是三五年的事”,现在布局,也许就是最好的时候。 虽然以上的分析还比较粗浅,统计的方法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公司规模、分属产业链哪些环节再做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到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和结论。但是仅看个行业轮廓,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中国培育钻石行业发展有多么迅猛,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天然钻石过去几十年发展的路径,上中下游的产业发展,正是通过一家家崛起的新型企业在推动,没有历史包袱,更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期待钻石的美能更加灿烂。 来源:钻小星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江疆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