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合成钻石生产基地,每年产量占到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目前,我国生产加工的合成钻石主要还属于一种外销型的产品,其销量与国际市场形势息息相关。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天然钻石行业深受打击 ...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合成钻石生产基地,每年产量占到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目前,我国生产加工的合成钻石主要还属于一种外销型的产品,其销量与国际市场形势息息相关。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天然钻石行业深受打击,而合成钻石作为天然钻石的替代品,为各国钻石行业提供了生命线。 一年之内,我国合成钻石产量迅速增长,质量大幅提升,彩钻、异形钻开放供应,而且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资本和政府对于合成钻石产业的青睐和扶持,实实在在为这个行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动力,显示了中国合成钻石市场未来发展的潜力。 图片:网络,侵权删除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各国,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为珠宝钻石行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从3月开始,受疫情影响的多个国家珠宝钻石市场停滞,南非多个钻石矿停工;印度钻石加工厂也纷纷减产或停产;美国Signet、Tiffany、Macy's、Saks、J.C.Penny等大型商超关店……市场需求的下滑导致成品钻库存的快速堆积,各大矿企纷纷重新计划2020年的预估产量,整个钻石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流资危机。 然而,随着中国对疫情的逐步控制,珠宝钻石行业也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走出了一波亮丽的行情。钻石市场情绪恢复,零售业报复性消费高涨。虽然线下店铺依旧因为疫情的缘故萎靡不振,但线上零售却发展迅猛。其中,婚庆珠宝需求更是支撑了几乎所有的钻石贸易。 市场需求暴发 合成钻石顶上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天然钻石行业造成了重大打击,但我国合成钻石出口额的异军突起却成了意外之喜。11月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培育钻石展团亮相,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华晶金刚石等国内知名培育钻石企业悉数参加。 据《中国黄金报》记者了解,截至2020年11月,中南钻石毛坯合成钻石的销售量已经与2019年持平。黄河旋风在9月、10月、11月3个月就完成了2019年全年80%的销售额。互能商业信息中心线上销售不降反增,增长幅度约为30%至40%。总而言之,从2020年7、8月份开始,我国合成钻石市场逐渐恢复,生产端订单接连不断,不少企业在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2020全年毛坯钻七八成甚至持平的订单销售任务。 大部分的合成钻石会用于供应美国市场,诸如Diamond Foundry、Lightbox和Signet这样的领先品牌,都在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合成钻石产品。受疫情影响,国外天然钻石的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国外合成钻石的产能也相对较少。“后疫情时期”的美国市场钻石需求暴发,合成钻石作为天然钻石的替代品,为各国钻石行业提供了生命线。 在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率先复苏的情况下,我国的合成钻石生产逐渐恢复,超额产能和新的投资进入行业,为中国合成钻石市场的发展加足了马力。“钻小星”品牌创始人刘江疆向记者介绍,特别是在2020年9月以后,美国合成钻石销量增长超过20%,带动了中国合成钻石的毛坯出口和裸石加工。受益于国际市场天然钻石的降幅,中国毛胚钻石加工成本大幅下降,再加上印度政府在疫情控制上的表现平平,印度最核心的钻石加工基地开工率还不足20%,造成了我国合成钻石行业产销两旺的局面。 不仅仅是在我国,从全球来看,2020年宝石级别的合成钻石的总输出大约在450万克拉至550万克拉,天然钻石的总输出大约在1.35亿克拉左右。业内顶级钻石经销商、咨询顾问公司Bonas Group指出,2013年,两者分别为30万克拉至35万克拉和1.24亿克拉。由此可见,合成钻石近几年的增长相当迅猛,不仅因为其本身价格低廉,更因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和意识的改变。无论是“环保”还是“社会责任”,都在带动钻石行业的发展。 新发展 合成钻石在国内发展的历史较短,正在经历规范成长期,但其发展向好的势头一直在持续。2020年线上销售火爆,在天猫和京东上开设的合成钻石零售品牌店铺数量逐渐增加,且这些品牌都在考虑布局线下,在一些城市开启了实体零售店。比如Diamond Foundry在上海的VARI零售店,凯丽希(CARAXY)在南京的专营店,造钻坊(Diamond Maker)在深圳水贝的零售店,独立品牌爱时意(ASTEE)在上海的门店,还有小白光(LIGHT MARK)在上海的门店,熹钻(X Diamond)在武汉和重庆等地的门店都已步入轨道。不仅如此,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还有两大传统珠宝神秘巨头也将涉足合成钻石,一家或以钻石辅石的形式,一家或以国外关联品牌的形式试点合成钻石。线下零售店的出现和行业巨头的涉足,将真正推动合成钻石行业的发展。 上游合成钻石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猛。5月,东莞博朗珠宝有限公司和豫金刚石签约,开始在合成钻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布局全球合成钻石产业;8月,云南省曲靖市科技局与爱莎米亚(北京)金刚石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年产50万克拉合成钻石产业化生产项目和爱莎米亚珠宝钻石鉴定中心(实验室)项目落户曲靖;10月,传统黄金珠宝首饰制造龙头——德诚集团正式投入培育钻石的生产线,代表了德诚集团在新材料高科技制造上的追求。传统珠宝行业资本对培育钻石的关注,给很多非珠宝行业投资人更多的信心;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首次参展的美国珠宝企业Z DIAMOND带来了一颗重达12.75克拉名为“Shining Love”的CVD培育钻石,这颗F色、VVS2净度、3EX切工的钻石,由中国培育钻石生厂商——上海征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过了IGI官方认证,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品质CVD钻石。其诞生进一步标志着高品质、大克拉CVD培育钻石技术的逐渐成熟;12月,河南省科技厅公布2020年度拟新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合成钻石巨头黄河旋风入围。 一年之内,我国合成钻石产量迅速增长,质量大幅提升,彩钻、异形钻开放供应,而且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资本和政府对于合成钻石产业的青睐和扶持,实实在在为这个行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动力,显示了中国合成钻石市场未来发展的潜力。 国际上看,美国是当前最大的培育钻石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80%。从2020年美国培育钻石行业的标志性发展事件上,我们可以一窥国际合成钻石行业的走向与趋势。 首先是2020年8月,美国宝石学院(GIA)宣布将从第四季度起推出数字化全新实验室培育钻石分级报告,对颜色和净度进行具体分级,取代了之前使用的描述性术语和等级范围进行评级的方法。新的分级报告有利于确保消费者的信任,更有利于整个钻石首饰行业的发展。深圳市正元基业珠宝有限公司总裁张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新培育钻石分级证书的推出,说明了以下两点:一、美国消费市场对培育钻石的认可加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早在2018年修订了钻石的定义去掉了天然的限定,已经倒逼GIA必须做出表态和改变;二、天然钻石利益的守护者GIA已经在利益的驱动下,要和国际宝石学院IGI夺取培育钻石分级证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必须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证书。 其次是9月,美国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品牌Diamond Foundry在上海虹口开设了全球首家VRAI线下旗舰店。VRAI的大中华区总经理Peter Lee(李杨)认为,线下门店的体验是大克拉钻石市场未来的必经之路,“中国市场是全球第二大钻石市场。我们希望能够把握时机,在中国市场树立行业标杆。”据了解,Diamond Foundry在今年也提高了加盟标准,并且在北美市场拥有了超过100家合作门店。作为美国培育钻石零售的第一品牌,已经完成了线上线下直营加盟体系的打造。培育钻石行业也已经有一个成熟的零售企业形成。 11月,全球最大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De Beers)投资9400万美金建设的培育钻石工厂在美国正式投产,将其人造钻石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其旗下培育钻石子品牌Lightbox切进世界最大在线钻石珠宝销售平台BlueNile,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这是BlueNile成立21年来首次销售培育钻石制作的产品。“作为美国老牌钻石电商,BuleNile是国内钻石电商品牌钻石小鸟和珂兰的鼻祖。该渠道销售培育钻石对天然钻石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标志着美国天然钻石零售渠道对培育钻石未来趋势的认可。”张栋解释道,“美国方面从培育钻石生厂商Debeers,标准制定者 GIA,到零售商Diamond Foundry和Light box,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我们可以静等美国零售市场需求的爆发。” 利益大战 合成钻石分为高温高压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淀法(CVD)两类。中国产的合成钻石绝大多数都是HPHT。而CVD技术的诞生比HPHT要晚几十年。在高温高压法(HPHT)上,目前中国宝石级商业化的应用已经独步全球,世界第一,国产设备装机量巨大,国外任何企业机构都无法与中国在高温高压领域竞争。但在化学气相沉淀法(CVD)方面,中国在宝石级应用上虽然世界领先,也是第一大出口国,但是在CVD的工艺和设备上与美国、日本、印度都存在竞争。当前市场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CVD工艺制作出来的合成钻石品质更好。刘江疆认为,这显然是国外CVD企业为了避开中国在高温高压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而采用的营销方法。从成本上来讲,中国的高温高压设备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运营,其产能成本已经变得非常之低。换句话说,较国外CVD企业已经抢跑了很久,再来比谁跑得快已经无能为力了。但对于只认最终产品的消费者而言,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获得更高的利润补充,尽快拉低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企业要宣传CVD钻石品质更好的原因所在。 利益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两种制作方法之间,2020年1月,美国CVD钻石的专利诉讼案,已经拉开了CVD培育钻石利益大战的帷幕。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协同WD培育钻石公司(卡内基的投资方,以下均称为“WD”)向美国政府提起上诉,认为有六家主要的培育钻石生产公司侵犯了其两项专利权。这是培育钻石行业内自201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专利权诉讼案。当时涉案被告公司一共有六家,分为三组,分别是第一组:Pure Grown Diamonds(纽约)、IIa Technologies(新加坡“姊妹公司”);第二组:Fenix Diamonds(纽 约)、Mahendra Brothers(印度“母公司”);第三组:ALTR Inc.(纽约)、R.A.Riam Group(纽约“母公司”)。2020年10月份,WD宣布和第三组公司ALTR达成了协议,向其颁发专利使用许可证,标志着WD在专利权之争中占据了主动权。其他两组公司虽然还在打官司,但WD的胜算已经非常之大。这起专利诉讼案实际上也是美国在培育钻石领域争夺世界霸权的开始。美国资本和钻石行业的既得利益者不想也不会让其他国家染指天然钻石或培育钻石生产端的利益。 中国的合成钻石厂家中,HPHT目前还是占绝大多数的。CVD虽然产量不大,但是发展得很快。是在CVD领域长远布局、提早防范?还是固守领地,不求进步呢? 张栋认为:“CVD是整个行业的未来,只有CVD发展起来,中国才真正成为合成钻石强国。”就CVD技术本身来说,具有更多的意义,比如在军工和半导体上的应用。中国合成钻石产业从首饰级合成钻石的应用,到激光武器的军事级和半导体级的应用,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科技革命的时代,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中国只有成为钻石革命的领导者,才能在碳基半导体科技革命到来的时候,占领半导体芯片材料的制高点。 来源:中国黄金网 |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7
2025-02-05
2025-01-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