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观察》本月发布的两篇文章在后台引起了一些针对消费市场的讨论。这两篇文章分别是:11月4日:戴比尔斯Lightbox开始披露CVD钻石改色信息11月10日:苑博士讲钻石:CVD培育钻石HPHT改色问题讨论的焦点有两个:CVD ...
《钻石观察》本月发布的两篇文章在后台引起了一些针对消费市场的讨论。这两篇文章分别是: 11月4日: 戴比尔斯Lightbox开始披露CVD钻石改色信息 11月10日: 苑博士讲钻石:CVD培育钻石HPHT改色问题 讨论的焦点有两个: CVD钻石改色能否被消费者接受? Lightbox披露改色信息对市场会有什么作用? 以下是综合各种讨论及查询了线上资料后得出的观点,供各位参考: 改色会降低培育钻石的价值? 先说一个挺有意思的逻辑: 我们承认“培育钻石是人造产品”这一事实,但我们在潜意识中“看不起”人工改色这种手段。 是不是很好玩? 有一种观点认为:给钻石改色,就像是给人整容一样,会引起一部分消费者的反感。 但同时也有人觉得:培育钻石就像“人造人”,确实和“自然人”拥有一样的身份和权益,但既然是人造人,为什么不能通过人工的方法让ta变得更美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As-Grown(即未经改色)的钻石更加符合其“原有的特质”,因此更real。 但问题在于:无论改色与否,培育钻石都是real的。改色并不能改变其真实性。 所以,“改色=降低价值”这个观点能站得住脚吗? As-Grown(非改色)是不是一种在零售层面故意为之的营销手段? 营销无处不在,并且它是任何行业面对C端时必需的手段。所以,宣传As-Grown可以被看作一种营销,但这并不含贬义。 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原汁原味”的feel,甚至一些批发商也会从情感上倾向于As- Grown的培育钻石,所以在零售层面强调As-Grown,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但是,随着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钻石的认知越来越理性化,As-Grown的营销作用能持续多久呢?不知道。因为消费者面对一种人造的产品时,最关心的是“我拿到手的东西怎么样”。 说到底,这是一个理念问题。 企 业 推 荐 为什么Lightbox要披露自己改色的事情?这对培育钻石消费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戴比尔斯集团而言,Lightbox有两个意义/作用: 1)切入培育钻石市场; 2)区分培育钻和天然钻。 所以,Lightbox从战略上需要让消费者尽可能多地了解培育钻石的细节。 披露自己的高端系列(Finest™️)为后期改色产品,从品牌运营的角度讲是颇具冒险精神的一步棋。 此举可能会“吓跑”一些消费者,但更多的是让消费者清晰地明白里面的“门道”,并且在行业里(尤其是零售端)立一个flag。消费者也许会逐渐分为两个模糊的派别,分别支持和反对培育钻石的改色。 吓跑一些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来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然后,就是接受时间的考验。 信息透明化是重点 未来市场的重点,是信息透明化,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不断更新换代的消费者,会期望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 披露一颗CVD钻石是否经过后期改色处理的信息,这不但体现了从业者的诚意,也将考验各检测机构的能力。 也许,将来所有的检测证书、所有的产品描述中都会有一条关于改色与否的关键信息,并具备充足的、透明的、可追溯的证据。 这是好事。 谁来决定改色钻石的价值 CVD钻石经过改色后价值会不会变,这不是企业说了算的。 企业要做的就是两件事: 1)信息披露 2)适度引导 然后,由消费者做出决定。 就是这么简单。 周末愉快。 独立观察,及时分享 钻石观察 Diamond Spectator |
2025-02-28
2025-02-28
2024-12-23
2024-11-20
2024-11-13
请发表评论